开心保成立三周年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很早就在想象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这段岁月,开始打算使用第三人称小说的体裁,但感觉有点冷冰冰,毕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见证了开心保的成长历程,小说题材给人的参与感不强;后来打算用现代诗歌,但诗歌的形式决定了很多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想说却不能展开说;再后来打算以我相对擅长的杂文的形式来表达内心之情,但又未免给人无病生吟、做作之感。为了一个体裁着实困扰了我好久。最后还是回归到自然的叙事体裁,如话家常的娓娓道来,波澜不惊却暗情汹涌,言虽轻,情却重。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总感觉笔下千句言却无从落笔,胸中万点墨却无以言之,尤其是这种回首的时候感觉更甚!
2011年10月份本是个策马啸西风的日子,这个时候承蒙李总信任被加入了开心保,只是那时还不叫开心保,也不叫网金,只是一个叫做“百合花”的项目组……,网金其实是后来才有的,是网络金融的简称,本来就是要做互联网金融的,为了这个名字,我还专门跑了趟国家工商总局进行核名,那个仓促劲儿就甭提了,差点还白跑一趟,其实企业起名的讲究确实还蛮多的,确切的说是限制很多。
公司名字有了后就需要拿牌照了,当时财务1个,运营1个,产品1个,再加上1个it的,天天的忙里忙外的搬桌子拉凳子,在高新区纳米大厦搞了个临时职场,联系装修公司做了一下电,搞了几张桌一部电话,整了几个桌牌,门口打上条幅,门上贴上公司名,租了个系统,几个人一遍遍的彩排验收过程,直到大连保监局的领导们很满意的验收通过了,接下来就是等保监会的批文了,记得是在2011年的5月中旬,强总告诉我,保监会网站看到了网金公司,牌照算是正式下来了。
公司还借助股东的合规天天研究合规问题,生怕某些事情不合规到时前功尽弃,所以前期的合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会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要做网络金融,必须要有网站,要有网站必须要有域名,要有logo,当时光选域名至少就圈定了几十个,一次次讨论一次次筛选,最终选定了kaixinbao.com,运营的帅哥找设计公司设计logo,光logo至少也设计了二三十个,又是一顿筛选碰撞,最终选定了开心笑脸的形象。至此网金就具备了网站建设基本前提和开展业务的合法身份。
填写一大堆申请材料做了域名备案使域名有了合法的身份,而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申请更是我有生以来印象最深的一次跑部之旅,其实这个本来可以找第三方协助办理的,但还是硬生生的给办了下来,光材料写的就有一本书,找股东、找股东的股东的股东,开股权证明,拿公司章程,找符合工信部要求的有资质的员工,一次次提交一次次修改才通过了网上预审核,这时候真正痛苦的跑部工作才开始了,记得光跑大连通信管理局跑了不下五趟才拿到我们梦寐以求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俗称ICP许可证),至此网站具备了开展互联网业务的技术资质。
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业务开展,系统先行,系统就相当于战时的粮草,是作战取胜的根本。记得当时光供应商就选了7家,先进行海选淘汰了2家,给5家发送了招标书,招投标过程中有一家自己感觉力不从心主动放弃不做了,相当于弃标了,所以现在的系统是从4家供应商中择优选出来的,标书的核心是对系统功能的需求,从大到小每一个功能都尽可能细化并量化,因为供应商的报价都是基于此的,一个很小的点可能在价格上会有几十万的差异,所以设计标书着实也头疼了一把,那时没有业务,不知道要做什么,只能从日常的讨论、会议中的碎片化信息中抽取出功能点体现在标书中。对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也费了一番心思,从前台到后台,从运维到售后,从企业规模到产品价格,每一项都分割出了一些可以量化考核的点,最终转化成可以比较的分数来确定最符合我们要求的供应商。
供应商选定以后就是制定作战计划和作战方案,首先是确定作战部队,首长、军师和士兵相当于项目经理、技术经理和一线的开发人员,如何组织部署开发方案,是远程开发还是驻场开发,驻场的话办公电脑必须现采购,从2012年5月中下旬开发人员入驻,计划用4个月的时间建立开心保业务系统,上线时至少要包括3家保险公司的10-20款产品,那时职场很有限,本来就很小的房间挤了10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在入驻一批开发部队,于是在国际金融大厦旁边的大连国际酒店租了一间写字间,把10几个老爷们安排到了那里,其中的一个会议室也被临时占用作为一段时期的内的开发主战场,前端开发不来驻场,只能在北京远程开发,所以在系统建设的初期基本是两地四处的地理格局,沟通的成本可想而知,特别是还没有建起符合实际的开发流程和规范,需求管理、bug管理,代码版本管理工具还没有安全选定,再加上多个开发人员并行开发,所以导致多次代码版本冲突,功能覆盖,以及老问题复现的低级错误,所以选定工具制定流程成为前期不得不克服的硬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我只能从开源工具中一个个试用,禅道、mantis、QC、SVN、VSS……,最终选定mantis/SVN/VSS作为开发团队的基础工具,同时写了一个VBA工具,使用excel进行需求进度的管理和追踪,其实针对这些东西开发团队完全是可以掌控的,虽然前期有点混乱,但是很快就控制了局面,最头疼的是需求的不确定,并且开发人员无法完全掌控,没有人能说清楚要怎么做,只是大的框架搭了起来,细节确实需要不断的开会讨论、碰撞才能最终得到一个可能随时会推翻的决定,这无疑增加了系统开发的复杂度,更对开发人员的兼顾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再加上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升,很多的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准备上线时推出的砸蛋活动,砸了无数次开发人员硬是没砸明白,最后这个功能由鸡蛋变成了鸡肋,现在想起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那时几乎从上线前三个月开始,每天差不多都加班到凌晨三点,连续三周没有休息,更要命的是第二天还要按时到公司接着处理各种问题,真是庆幸那时年轻,身体棒能坚持了下来,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锻炼身体,主观上是为了自己,客观上有利于工作,抗压力很重要。那段日子的种种其实是无法通过上述流水账似的文字能够表达的,只是想说虽然那时很辛苦,但是大家却很有激情,效率也很高,其实也不用给大家戴高帽,说是为了什么共同的理想,说白了就是氛围的力量。记得有专门负责和保险公司对接的开发人员由于压力大,和保险公司沟通的时候不自觉的有情绪,最后保险公司都不理他了,到我面前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只能跟保险公司说好话,让人家理解。我想有过那段经历的同伴们,现在说起来都可能会一笑而过,希望也能从心底里真正释怀?
系统上线后并没有变得轻松,运维的问题随之而来,同时优化、改版的需求有增无减,再加上项目经理由于考上了公务员更是使整个项目釜底抽薪,其实当时多少次想放弃,却还是硬生生的坚持了下来,开发团队的规模也由我一个人逐渐扩充到3个,5个,10个,那时天天的面试找人,去培训机构宣讲,去学校宣传,找猎头,包括外包人员来来回回,进进出出的如流水似的参与过网金项目的人至少不下40个了,感谢那曾经奋战在一起的人们,也许以后再没机会合作了,但是生命中彼此成为过客也是一种缘分。
那时的云概念刚刚兴起,使用云产品确实是公司具有先见之明的明智之举,那时的万网还很吃香,那时没有阿里云,腾讯云,那时只有云概念的虚拟云主机,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云产品快速搭建起了开心保的系统环境,那时的安全防范很差,曾经一个月之内被黑客肉鸡了2次,最后万网强制要求必须更换服务器,那时的系统运维能力确实很弱,没有系统管理员,没有安全工程师,没有网络工程师,从域名解析到系统部署,到linux内核的优化到配置选型都是凭着不多的经验向前推进,后来万网被阿里云收购了,那只能部署到阿里云了,但是由于阿里云和万网并不在一个区域,服务器之间都不能通过内网互相通讯,只能痛下决心把所有的服务器都迁移到阿里云,从系统迁移,到数据库迁移,再到各种附属环境的同步,足足用了两个通宵才完成,因为涉及的东西确实太多了,都是从最基本的网络环境配置做起的,各种软件的底层依赖都得一个个安装,后来阿里云陆续推出SLB、CDN、RDS、OSS,以及数据迁移工具,系统快照,自定义镜像的很实用的产品和功能,如果是那时有这些功能,那不知道要省去多少力呢!随着业务的扩张服务器的数目也在不断的扩充,从主站、旅行保、分销联盟到合作商户,到天猫前置机,到产品中心,经代通,所有的系统基本都做了负载均衡机制,静态资源分离并单独做了加速处理,安全性方面有防DDOS攻击,防sql注入,防跨站攻击、漏洞检测等,系统监控方面有http监控,磁盘监控,CPU监控,内存监控,数据库连接数监控,基本做到了海陆空立体式全方位、全天候的系统防护机制,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创造了条件。团队架构也由原来我自己到现在的前端开发、java开发,测试组合运维团队,将近20个人,形成了系统性的一个有机体。
那时基本没有产品经理、没有专门提需求的人,所有的工作只是一句话就进行开发设计了,那时的开发素质很全面,虽然不够专业,但很多事也做了,那时我们不知道产品经理是何物,甚至不知道ui设计师是干什么的,那时的开发几乎能包揽所有业务以外的工作!
开心保三周年之际,我进入这家公司也已经四年了,见证了她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参与了其中并深深的爱着她。四年,一个大学本科的周期,却收获了比大学要多得多的东西,四年来,从未有过如此的投入做过一件事情,哪怕正在吃饭,也会随时放下碗筷,正在睡觉,也会毫不犹豫的起来处理问题,不懂的东西,哪怕研究到凌晨也要搞清楚,这也是在我们没有系统工程师的情况下优化了linux内核,实施过nginx的负载均衡,程序备份及服务启动的脚本话;在没有安全工程师的情况下,实施了DNS安全防护及各种攻击的防护,做到了无死角监控,我把四年最美的韶华献给了开心保,相信开心保也不会负我,我再次选择起始,但不走来时路了……
回首是为了更好地抬头,虽然现在公司缺少了些当时创业的激情,却多了些稳健与从容,在很多人看来多了些安逸与随波逐流,新的挑战必定与机遇共存,面对并改善之。
对公司提出自己的两点建议:1、重视团队建设和政工工作;2、严防企业文化被稀释
对我所在的IT部门提出两点期望:1、去产品经理化;2、需求自主权
评论
偶然
回复这排版闪瞎了楼下的钛合金狗眼。
imitker
回复@偶然 谢谢你的建议,已经重新排版了
钦龙
回复百合花,很小清新的名字。
访客
回复@钦龙 呵呵